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传媒》>>2015年3月上
人民网>>传媒>>正文

智慧政务与政府治理转型

张勇进

2015年03月19日16:15  来源:传媒  手机看新闻

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对社会的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我国社会发展已进入互联网“新常态”,呈现出不同与往常的新特征。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发生了质的变化,互联网不仅在成为新型主流媒体,而且在支撑越来越多的各类创新应用,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渗透力度持续扩大,改变了政府治理的社会基础。

政府治理亟需转型

首先,互联网上各类信息良莠不齐,新应用层出不穷,部分政府部门对于如何治理力不从心。目前,多数政府部门对互联网发展的环境变化,特别是网民普遍使用各种互联网终端和新应用这一新变化准备不足、应对不力。面对互联网海量信息,公众对政府权威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政府积极主动的回应愈加期盼。

以互联网信息查找方式的转变为例。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比例已达到80.5%,此类用户规模达5.22亿,其中手机搜索用户数达4.29亿。互联网搜索引擎和手机搜索已经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代名词,政府部门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主动考虑搜索引擎和手机搜索的新变化,适应搜索引擎和手机终端技术特征进行发布和设计的并不多见。政府部门在互联网上十余年积累的海量信息,总体上还处于“不可见”的状态,致使来自政府官方的权威信息和便民服务无法及时被公众方便、快捷地查找到,甚至被一些负面、失实、诋毁的信息所取代。

其次,我国网民互联网接入越来越呈现移动化、智能化的特点,网络社交媒体也在向服务交易平台转化,而绝大多数政府部门都还没有向移动终端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在线服务,针对百姓使用广泛的社交平台提供政府移动服务应用的更是屈指可数。

以微信社交平台为例,微信已发展成为百姓身边最为便捷、使用最为频繁的信息渠道和服务通道。2014年第三季度末,微信这项应用的月活跃用户数4.68亿,2015年除夕至初五(共六日),微信红包收发总量为32.7亿次,其中除夕当日收发总数达到10.1亿次。网民也希望在这类社交媒体上享受到政府信息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尽管部分政府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但在适用性、及时性、回应性等方面还远远无法满足公众需求,微信这类社交媒体在政府治理转型中的应用还远远不够。

当前,实现政府治理转型,迫切需要把握并适应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创新的新特征,重视互联网上的新型社会群体及其所反映的各种社会新态势,主动适应“新常态”,切实从用户需求视角和技术针对性出发,不断创新,将各类政府信息有效地传播出去,改进政府各类办事平台和服务通道,确保公众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到政府的权威信息和公共服务。互联网时代,政府工作与老百姓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而造成这种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政府部门没有或者无力了解广大网民的真实需求,往往是套用传统的工作路数和管理手段,简单地按照上级要求和自己理解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导致响应迟缓。当公众在互联网上找寻和了解政府相关信息、表达公共诉求和办理相关事项时,常常面临“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不需要、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找不到”的尴尬。要破解这一难题,政府部门就需要充分意识到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对政府服务和管理的影响,全面应用智慧政务服务,坚持用户“需求导向”,建立政府管理与用户体验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满足互联网时代广大网民的服务需求,全面提升互联网时代的服务能力,消除政府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之间的“鸿沟”。

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