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MOOC的传播学解读
对于MOOC的蓬勃发展,麻省理工学院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认为,MOOC将为全球数百万计希望得到学习机会的人们提供崭新的教育途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张杰也认为MOOC是印刷术产生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出“未来教育”的曙光。我们从这些充满赞誉的话语中不难发现,教育界人士已经认识到,MOOC的出现给当下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那么,MOOC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有何优势?与电化教育相比又有何不同?在下文中笔者借用传播学中的“5W”模式来加以分析。
(一)MOOC的传播者分析
传播者研究是传播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传播者又称信源,指传播行为的主体和引发者,是传播系统的主体。[6]”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大学是高等教育课程的主要提供者,自然也就是传播的主体。然而MOOC的出现,改变了大学在高等教育中一家独大的局面。MOOC并不是某所或某几所大学的简单附庸,而是由诸如Coursera、edX、udacity等独立的、专业的课程交易平台与大学联手运作,大学负责制作课程,课程交易平台则负责课程发布。其传播者是大学与课程交易平台的结合,因而既有公共事业属性,也有商业属性。过去,大学是高等教育的生产者与组织者,而在MOOC时代,大学与课程交易平台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分权,组织者的权力渐渐移交给专门的课程交易平台,大学在MOOC中更多的是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出现的。以前人们往往认为大学是高等教育唯一的提供场所,然而MOOC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了课程市场的兴起与繁荣,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角色发生改变,它“把高等教育市场由平行变为纵向,由分散变为集中,由相对本地的变为世界的。这个独立于大学之外的课程市场,提供的课程不仅‘物美价廉’,而且大多是‘免费品尝’”[4]。MOOC将高等教育的传播主体重新分权与赋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极大地撼动了大学对高等教育的独享权,打破了大学“独霸”高等教育的局面。此外,各个大学都可以把课程放上平台,平台上的课程有如一所大学展示的窗口,代表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在MOOC中,广为关注、备受好评的课程往往能给其学校带来不错的口碑和社会影响,所以这也加剧了大学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MOOC的内容分析
从具体内容来看,MOOC提供的课程可谓是五花八门,从物理、化学等理学学科,到宗教、伦理等哲学学科,再到文学、新闻等文学学科,MOOC犹如一所超级综合性大学,无所不包。事实上仅在Coursera上,就有超过600门课程。MOOC所提供的课程规模显然是传统高校远不能及的。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学校设有什么课程,学生就去学习什么,虽然有选修机制,但是课程的提供还是局限于既有的框架中,学生只能简单的、被动的接受教育,无法根据个人的意愿来安排自身的学习内容。此外,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想学的课程,由于开课人数不够,或是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匮乏而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而MOOC很少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以在海量课程中自由选课,一些所谓的冷门课程也可以准确的到达处于分散状态的目标人群,并通过整合使之规模化,从而使“长尾效应”在MOOC中发挥作用。比如,我们在MOOC上可以看到,除了诸如《经典力学》《史记》等在传统高等教育中早已司空见惯的课程外,《怪诞行为学》《战争的悖论》《水果课:如何挑出最好吃的水果》等显得偏僻或冷门的课程,在MOOC上也同样为人关注并受到好评。
(三)MOOC的媒介分析
彭兰教授认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目前,我们步入了以社会关系为传播渠道的“个人门户”传播模式时代[7]。这也正如唐纳德·肖所说的那样,现阶段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水平媒体和垂直媒体交织而生成的纸草型社会中[8]。网络传播中大众门户固有的话语权在不断地被个人门户所消解,进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话语权力。MOOC就发轫于这样一个充满竞争与融合的Web2.0时代。MOOC是一种依托网络的立体互动的远程教育新模式,MOOC的学习带有一种去中心化与碎片化的特质。MOOC的出现实际上是基于Web2.0技术的高等教育2.0革新。作为高等教育传播的新兴介质,它与传统的高等教育传播媒介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的是三种传播模式的结合与互动。传统的高等教育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往往很难做到集大规模、互动性于一体,而MOOC与之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就是MOOC是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三者结合。以吕世浩教授在Coursera向广大MOOC用户讲授《史记》为例,他运用了网络视频、博客、电子邮件等多种传播技术。这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9],体现为一种大众传播模式。课后,学生既可以与老师或他人单独沟通,也可以在论坛中参与交流讨论,这分别体现了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传统高等教育很难做到这三种传播模式的统一,而这种方式却使学习者有了更强的参与感。
其次,它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转变与革新。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的,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虽然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也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但其本质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接受式学习’”[10]。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模式往往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逻辑推演能力的培养,但在MOOC教育中,知识就是权威,学生才是中心,传统教育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克服。教师将课程发布到课程平台上,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喜好自由选择课程,上完课后还能对老师与课程进行评价与评分,“好评”越多的老师自然越受到欢迎。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认为在MOOC教育中,“教学流程的变化迫使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由重‘传授’向重‘引导’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单向信息传递向综合互动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对话转变。[4]”这种转变也使得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地增强,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者”,而是平易近人的“解惑者”,原来的“师生”关系转变为现在的“生师”关系,这种转变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得到了提升。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