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5年第4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坚守内容 创新传播——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生存思考【2】

赵红勋

2015年08月24日09:43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二、故事表达:电视内容的叙事张力

电视学者雷蒙·威廉姆斯说过“电视改变了我们对现实的认识,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电视在改变情感认知和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故事化的叙述方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伯格认为,故事就是叙述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电视的故事化表达,就是通过电视的声音语言和画面元素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讲述一段丰沛的情感。故事表达是电视内容与电视观众实现内在交流、创新互动的有效手段,是内容普泛化、大众化、通俗化的外显机制和传播策略。

叙述故事,一定要讲求故事的真实性。如果叙述不实,适得其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电视传播的首要定律。去年底,中央电视台推出《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专题报道,用真实具体的事例、有血有肉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情节,讲诉当代社会普通人的价值追求。在叙述过程中,央视以客观叙述事实为主基调。比如,在第一期《零点后的中国人:我为飞机排污》节目中,以王得爱师傅在夜间冒着寒风为飞机排污为叙事起点,通过声音和画面语言,细节性展现王得爱师傅的常态工作,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尽显无疑,让人们了解王得爱的生活追求,获得精神鼓舞。再如《中国好声音》之所以能够引发万人空巷、全民讨论,真实叙述是其一大法宝。每个登上舞台的选手,都讲述了一段自己的真实生活和真情实感。第一季“好声音”学员、来自台湾的盲人歌手张玉霞,虽然眼睛看不见多彩缤纷的现实世界,但她用音乐感知周遭和世界的精彩。她对音乐的向往和痴迷,让人佩服。演唱的那一刻,这个平凡的女孩成为了一个发光体,光彩照人。第三季“好声音”学员帕尔哈提,为了逝去的哥哥歌唱,打动了全场观众。“从这些好声音学员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身份真实、故事真实、情感真实、梦想真实所绽放出的光芒,让《中国好声音》熠熠生辉。”[4]

在内容真实的前提下,还要把握好叙事手法的客观真实。湖南卫视的大型季播身份互换真人秀《变形计》,采用原生态记录的方式,对互换的城市少年和农村少年进行24小时全天候跟拍,一方面是尊重变形事实,另一方面满足观众对真实性的需求。不可否认,跟拍能够尽可能展示变形原貌,但还要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参加变形的都是青少年,对他们进行24小时拍摄,是否会对其心理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呢?贴着“性格暴躁”、“任性叛逆”、“破坏规则”等一系列标签的城市少年,对节目组这种跟拍较为反感。温顺、懂事的农村少年,没有见过大世面,面对摄像镜头和城市人群,他们是否会胆怯?此外,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城市景象与农村面貌的交替切换,城市少年和农村少年的交替出现,创制了对比冲突的语言范式。这种对比的背后,能够消弭由于城乡差距带来的知识鸿沟吗?其实不然,反而有扩大的趋势。《变形计》探讨的只是个案,电视传播如何叙述真实,是电视理论研究者和电视实践从业者需要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话题,因为叙述真实与否直接关涉内容真实性,影响着观众的收视习惯和收视行为。

三、主流阐释:电视内容的文化坚守

电视是文化传播和文化实践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宣传任务,肩负着“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文艺使命和娱乐大众的主要责任。文化巨匠雷蒙德·威廉斯说:“文化观念的历史是我们在思想和感觉上对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的变迁所作出的反应的记录。”[5]当今的电视媒体正完成记录文化变迁、反映时代变化的重任。然而,在多元媒介竞争中,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许多电视节目正在偏离主流文化传播的轨道,娱乐泛化、内容低俗等不良风气盘剥了观众追求高雅、崇尚健康的权利。

究竟什么样的电视内容是当代社会所倡导和需要的呢?首先,弘扬社会主旋律。“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巩固和弘扬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电视内容的精彩呈现,努力展现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营造和谐氛围,全景式描摹各族人民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6]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抗震救灾晚会》、《感动中国》等一批弘扬时代精神、契合时代特征的电视精品力作,成功彰显了媒体践行主流传播的社会情怀。

其次,诠释社会责任。当前,电视媒体的娱乐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电视不仅仅是娱乐的,还应该是有态度的。这种态度既是传播的立场,又是公益圆梦的一种责任。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节目凭借中央电视台的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联合公安机关、“宝贝回家”网站以及社会志愿者,以寻人为主题,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视活动。此次活动关注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聚焦寻亲背后的生活百态、辛酸苦辣。通过《等着我》栏目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离散多年的家庭得以重聚,失散多年的朋友得以重逢。《等着我》作为一档公益寻人栏目,充分体现了当代社会人们对“家文化”的渴望、追求和向往,乐于助人、以德报怨等传统文化元素被激活,传播到社会,影响和感召万千众生。

再次,传播民族文化。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精粹值得广为传扬。电视媒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制作和播出符合本民族特色的电视文化节目,承传中华文明。2013年7月,河南卫视联合爱奇艺打造的《汉字英雄》一经播出,收视率直冲同时段前三。该节目以传统汉字文化为主角,通过中小学生竞争和比拼,传播汉字文化,唤起人们对书写汉字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认同。当前,在键盘和智能手机的冲击下,传统汉字的书写受到了挑战。对于很多人而言,长期在键盘上游走,一旦离开键盘,就无法正确书写曾经熟悉的汉字。长此以往,汉字危机将会以悲剧的形式上演。《汉字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出现普及了汉字书写的重要意义,一定程度上缝合了当代社会正在断裂的汉字价值。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河南卫视的《井字对抗》和《成语英雄》、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等文化综艺节目表现不凡,值得点赞。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