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制播分离的优势
最早的广播电视“制播分离”的概念,只是由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无锡广电的制播分离则更多地赋予了它内部机制改革创新的使命,目的是转换运营机制,调动社会力量,改变长期以来自制自播模式的束缚,开拓出一条既提高节目质量、降低节目成本,又丰富节目内涵的新路。
无锡广电遵照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结合2010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几年间,制播分离改革风生水起。2014年无锡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4工作要点》在充分肯定无锡广电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将“广电集团研究制定深化制播分离改革的实施办法,整合优质资产,打造上市板块”列为“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的重要内容。借此东风,无锡广电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的指导意见》,使得推进制播分离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大背景之中。实行制播分离意义如下:
首先,制播分离打破了无锡广电事实上存在的“大锅饭”现象,转变为多做多得,少做少得,不做不得。《大话阿福》栏目制播分离后,由集团对应的管理小组跟踪节目,定时公布节目质量动态,对达不到标书约定的节目进行黄牌警告甚至红牌淘汰。以2013年8月的工资单为例,栏目员工奖金最高的5430元,最低的则为0元。由于收视和奖金挂钩,员工对节目质量和收视率更关心了,栏目收视率出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其次,制播分离激发了员工积极性,强化了工作责任感。一批有专业素养、有激情梦想、致力于创新的员工脱颖而出,制播分离为他们提供了创新和展示才能的舞台,也为专业化队伍的成长开辟了新的锻炼基地。《发现》栏目实行制播分离后,部门主任迅速转身为内容生产的“车间主任”,并总结出了做好节目管理的“十二条军规”在集团推广。各位制片人快速成长为“项目经理”或“产品经理”,几年锤炼,《发现》栏目荣获“江苏省十大名优栏目”称号。
再次,制播分离提升了员工的市场意识、节目的成本意识。实施制播分离的栏目组,无论是编导还是摄像,就整体队伍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而言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悦谈》栏目跨界广播电视和新媒体,邀请无锡籍或与无锡有缘的艺术界人士作为嘉宾,采取“即时访谈+音乐+纪实录影”的形式制作,负责人身兼制片人、编导和撰稿,工作室主要成员来自集团各个部门。他们除了需要完成各自的本职工作外,还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悦谈》的制作。节目制作完成后,广播、电视、新媒体各播出平台对《悦谈》实行评估购买,集团专家组负责审看每期节目,核定优秀、良好、一般等档次,权重占70%;视听数据考核由总编室负责,权重占30%。两项指标匹配后产生每一期节目的购买费用,也决定了相关员工的实际收入。《梦想舞台》、《无锡春晚》实行制播分离后,制作团队无论在演播场地的选用布置,还是在嘉宾评委的遴选上,都结合考虑了受众收视、广告投放、品牌叠加、流量分配等市场因素。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