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传媒期刊秀——《视听界》>>2015年第4期
人民网>>传媒>>正文

APP与微信并举:广播新闻新的发展模式【2】

卢迪  周翔

2015年08月24日09:55  来源:视听界  手机看新闻

三、移动互联网广播新闻产品形态的创新

智能移动终端迅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大规模普及,广播迅速融入移动互联网,进而产生了新的广播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广播呈现出“APP+微信公众账号”两条路线并举的发展模式。

(一)新闻广播APP的产品架构及功能

研究发现,当前由广播电台新闻频率独立自主开办的新闻广播APP并不多。各大应用商店上线的新闻类APP,绝大部分为互联网公司提供的第三方新闻资讯应用产品,如“腾讯新闻”、“网易新闻”;其次是由电视台或传媒集团提供的新闻应用,如“央视新闻”、“凤凰新闻”;而专注广播新闻的移动应用产品所占比例非常低,2014年7月应用商店中上线的仅有无锡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提供的“无锡新闻广播”APP。

提供广播新闻内容的移动应用产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各地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地方移动互联网门户客户端,如中山广播电视台的“中山新闻”、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江西新闻”,其中都包括了其下设广播电台制作的内容和大量多媒体新闻资讯;一类是由各级广播电台开办的广播类APP,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CRI Radio”、央广新媒体的“中国广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北京广播在线”,其中涵盖了新闻频率在内的各类型电台频率的集成;而由特定新闻广播频率独立开办运营的,以“新闻广播”为名的移动应用APP则为数很少,比如“无锡新闻广播”。

从APP的架构和功能来看,目前新闻广播APP(包括以上三类提供广播新闻内容的APP)的设计较为一致,同质化程度较高,突出的特点是“大而全”,其客户端的功能架构基本都涵盖了直播、点播、互动、社交、生活服务等板块,信息形态也囊括了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在内的各种媒介形式。新闻广播APP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广播电视服务,而逐渐扩展至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范畴。

当前,主流的新闻广播APP都是集直播点播+专题推荐+生活服务+互动沟通+UGM(User Generate Material用户产生内容)五大功能的组合。其中,广播电视的直播与点播是将传统广播网的业务和服务向移动端平移和输出,直播点播业务的移动化为用户随时随地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更好的便利条件。

专题推荐是移动互联网应用产品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容组织形式,新闻广播APP采纳借鉴了通过各种专题进行信息再组织的内容推荐机制,以特定的公众话题或社会热点为核心,对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互联网的相关内容重新组合,以资讯专题的形式向用户推送,为用户在海量信息资讯环境中更好地了解新闻资讯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是以本地化为主要特征,地方广播电视台以大量的本地受众为基础,以良好的媒体品牌为优势,以自身APP平台为窗口,开展了一系列与老百姓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生活信息服务,进而形成了本地化生活服务门户,为本地用户日常生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便利的渠道。例如,“智慧无锡”APP设置的出行、公交、地铁、路况、天气、自行车、旅游等功能板块;“无线苏州”APP还设置电力、水务、违章查询等生活服务板块。

在线投票和民意调查是新闻广播APP在功能设置上最突出的特色之一。例如,“无锡新闻广播”APP曾经开展五项民意调查,所涉及的话题都是与本地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时效性很强的社会热点问题,如2014世界杯期间的调查:“球迷‘倾家荡产’看世界杯,你怎么看?”等。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展投票调查不仅方便快捷、形式灵活,而且贴近民众生活、用户反馈及时可见,以用户乐于接受的形式发挥了广播电台的舆论导向作用。

此外,求助和报料是新闻广播APP最具特色的功能,同样也是新闻媒体拓展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过程中最大的创新之处。“中山新闻”、“智慧无锡”、“青岛广播网”、“掌上武汉”等APP客户端都设置了求助、报料等板块。用户可以使用APP客户端通过视频、音频、照片等形式,提供身边的新闻线索和内容素材。例如,2014年4月12日“无锡新闻广播”APP用户提供线索:“江苏银行无锡分行旁的红绿灯方向显示一直有问题”。基于APP客户端的求助和报料是传统新闻广播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探索、实践“公民新闻”的最好体现。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