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受眾在新媒介環境中的消解與重構【5】--傳媒--人民網
人民網>>傳媒>>傳媒專題>>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第九屆全國新聞學子優秀論文評選參評論文

[學子論文]受眾在新媒介環境中的消解與重構【5】

—— 一項對於中國微博受眾的分析

於茜

2013年04月12日13:47    來源:人民網-傳媒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三)求簡與整合性

在微博上,受眾使用盡可能簡練的話語或者圖片和視頻傳遞信息或者受眾也可以使用多條微博的鏈接整合出一條新的微博信息。微博提供的信息服務非常簡單,事實上以Twitter為代表的微博客網站的一大特點就是簡單。 由於每條微博信息最多隻能容納140個字符和一幅圖片或者一段視頻的鏈接,因此微博的信息總是非常簡短的兩、三句話或者是一幅包含主要內容的圖片或者視頻。信息容量的限制使得微博受眾在信息傳播行為上表現出追求簡化,精煉的趨勢。同時,微博受眾利用微博信息快捷更新的特點,將多條有聯系的微博信息進行整合,使其成為一條包含更多信息量的新微博,以達到增加信息量及推動信息有效擴散的傳播目的。除此,據CNNIC的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手機微博在手機網民中的使用率達到38.5%,較2010年下半年的15.5%增加了18.5%個百分點。 手機成為受眾使用微博的一個重要的途徑,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微博受眾在信息的傳播上更加追求簡潔與信息的整合。

(四)碎片與隨意性

由於在微博傳播中,受眾通過平台發布信息時有140個字數容量的限制,這使得微博受眾隻能用枝言片語發布信息。這些三言兩語的信息與互聯網環境下的其他形態媒介傳播的信息(如專業網站的網絡新聞、博客上的文章等)篇幅相比具有零碎化的特點,因此,這種零碎化信息也導致微博受眾的信息發布行為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同時,微博無論是從登陸的客戶端還是在具體操作方法等使用條件上與其他形態的媒介相比都具有簡單易上手,平民草根性特點,這些條件使微博受眾無論是在對待這個媒介還是使用它時都是帶有相當隨意性的。就如新浪微博的口號“隨時隨地分享您身邊的新鮮事兒”,從中可以看出微博網站在發布信息上定位的隨意與自由。

2、微博各運營發展階段層面

縱覽中國各大微博網站從誕生到發展的各階段,可以看出其在不同時期所擁有的受眾群體在結構性和使用行為兩方面均呈現出明顯的不同特征,具體表現為:

(一)內測階段的明星化與圍觀

內測階段是中國各大微博在正式上線運營之前的一個時期,微博網站在內測階段中會邀請用戶注冊微博賬號,體驗微博的各種功能與應用,以此得到一定的受眾反饋,並根據反饋數據在微博網站正式上線之前做最后的調整。

中國各大微博網站在內測階段的受眾群體所呈現出的特征為:在結構性上,這一時期的用戶群體基本上是社會各領域的知名人士,他們被各大微博網站邀請體驗微博,並成為微博受眾﹔在內測期,普通民眾在總體用戶群所佔的比例較小,因此內測階段的微博受眾結構具有單一性的特點。在使用行為上,內測時期受眾基本的微博使用行為是發布自己的相關信息,如每天的生活中所見所聞的新鮮事,或者通過使用“評論”、“轉發”、“分享”功能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實現信息的互動,使用微博主要希望達到娛樂放鬆的目的。因此,這一時期的受眾使用微博傳播信息的范圍在某種程度上僅限於一定的朋友圈中,同時使用微博傳播信息的活躍度較低,取而代之的是受眾對於整個微博上各類信息的“圍觀”。

(二)正式運營階段的大眾化與參與

中國各大微博在經過內測階段后,進入了正式上線運營的發展時期。在此時期,微博受眾除了在數量上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同時受眾群的結構性和行為也變得更加多樣化,顯著的大眾化特征改變了內測時期的明星化。在發展階段,微博受眾中出現了使用實名注冊或經過微博網站認証的用戶與使用匿名注冊的用戶,據中國互聯網數據研究資訊中心在2011年5月份發布的新浪微博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目前新浪微博中的有效受眾有52%選擇使用匿名微博。除此,現階段新浪、騰訊、網易、搜狐中國四大門戶網站的微博受眾群中,草根微博受眾均在各微博的總體用戶群佔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些草根微博受眾基本使用匿名微博。

在微博正式運營階段,微博受眾的使用行為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隨著微博受眾數量的增加,微博受眾種類的多元化,以及微博傳播技術的不斷升級,微博受眾開始由“圍觀”轉向使用微博“記錄生活瑣事”或“參與意見交換”。由下圖4、5所示,這一時期微博受眾的行為傾向於“寫微博,發表自己觀點或發泄情緒”,“參與熱點話題的討論”﹔微博上發布的主要內容為“個人心情感受”,“生活工作瑣事”,“對社會事件的評論”。

近年來,在各類社會事件上,尤其是關於社會公共突發事件的話題,微博受眾們已經能夠主動參與其中並且依靠微博的傳播力量促使事件得以解決。例如,2011年初在微博上發起的“微博打拐”活動,1個月后,該行動獲得近10萬微博受眾的關注﹔在新浪微博上,“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粉絲就達23.3萬,有關“孩子回家”話題的帖文達127.8萬。同時,該活動無論在微博上還是現實中還得到了公安部門的大力支持, 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第一時間成為“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粉絲,經常通過微博參與對乞討兒童信息的甄別,並及時告知公安系統的辦案情況。 除此,由於目前各大微博網站都在推廣、普及其實名認証系統,通過實名注冊的微博受眾在參與意見互動的過程中發布和推送的消息的可行度有所增加,這有助於推動微博上受眾們討論的社會問題能夠走入現實生活中,並盡可能地得到解決。

分享到: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