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博所依附的母網站類型層面
由於目前中國的各大主流微博都是基於各自的主體網站設立的,因此,設立各大微博的母網站自身的整體信息內容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網站旗下微博的定位,進而產生不同特征的微博受眾群。
(一)商業性門戶網站微博的受眾
現階段中國的各類商業性門戶網站旗下的微博受眾群在結構性和使用行為上存在著大致相似的情況:名人與普通民眾共存,受眾首先傾向於娛樂信息,同時也日益關注社會事件與新聞。這是由於這些門戶網站的微博在從誕生到發展過程中基本都採用了首先邀請社會名人成為其微博用戶,之后在普通民眾中推廣微博,吸引普通民眾共同參與的營銷策略﹔除此,由於這些商業性門戶網站所提供訊息的相似性使其受眾的使用行為也出現相似趨勢。然而,根據有關調查公司對新浪微博與騰訊微博的受眾群的調查結果發現:新浪微博與騰訊微博在高端和中低端用戶之間平分秋色且目前兩大平台的用戶數均達2億,但是騰訊微博的受眾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其即時通訊QQ客戶端的優勢積累的,新浪微博卻差不多是“白手起家”。除此,根據DCCI發布的數據 顯示,騰訊微博的受眾更傾向於“結交新朋友,拓展人際”,“娛樂、休閑”,“與老朋友保持溝通”等基於親情、友情圈的行為﹔而新浪微博的受眾則傾向於使用微博“記錄自己的心情”,“尋找志趣相同的群體”,“了解最新發生的事情,讓自己不落伍”“關注感興趣的名人”等不限於朋友圈的行為。因此,從新浪微博與騰訊微博兩個平台各自受眾所顯示出的不同行為特征可以發現,商業性門戶網站自身的定位已經影響了其微博受眾的行為取向。
(二)專業新聞網站微博的受眾
在商業性門戶網站相繼推出了各自平台的微博之后,我國的各類專業新聞網站也開始著手打造旗下的微博。2010年2月1日,國內最權威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人民網自主研發的“人民微博”(t.people.com.cn)正式開放公測,成為官方重點新聞網站的第一家微博,除了發布信息、分享咨詢、新聞推送、手機和即時通訊工具 MSN 綁定等基本微博功能外,還支持“強國論壇”等旗下著名互動社區的內容互通。除此,人民微博還開辟了“民意通”、“記者圈”、“牛媒體”等特色欄目,彰顯媒體特性和互動特點。其中,“民意通”聚焦各部委和地方黨政官員的微博,旨在打造繼強國論壇、地方領導留言板之后,人民網又一具有網絡問政特色的優質平台。“記者圈”、“牛媒體”囊括了所有加入人民微博的媒體和記者,目前已有近百名人民日報社編輯記者和人民網知名專欄率先進駐。 人民微博所打造的“注重民意交流,成為網絡問政的渠道”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微博受眾的結構性和使用行為。人民微博的受眾大多為政府各級機構、官員,各類媒體、記者,關心社會事務的普通民眾,這些受眾的主要行為是對社會事務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政府、官員的微博進行互動。例如,2011年“兩會期間”,在人民微博上,網友共發布12.6萬條有關兩會的微博。其中房價、財產申報、打黑等,成為兩會微博中最熱門的話題。 民眾通過微博參與“兩會”,這使得更多網民加入國家的參政議政中,不僅使他們的公民權利得以實現,更為“兩會”中代表委員們制定議案帶來了許多有價值的啟示。
三、微博受眾與BBS、博客、SNS社交網站受眾特征的比較
同樣是借助於Web2.0的力量涌現出的社會化媒體,具備社會化媒體獨特的交互性,微博受眾與BBS、博客、SNS社交網站的受眾還是存在著明顯的特征區別,主要表現為:
1、與BBS受眾特征的比較
BBS將受眾的人際交往限定在一個相對穩定和封閉的群體圈中,群體中的意
見領袖的力量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因此BBS中的受眾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是一種甘願屈服於“意見領袖”的不平等狀態。除此,BBS的受眾所獲取和傳遞的信息通常僅局限於該BBS圈中所關注的話題,如果受眾脫離該論壇中的中心話題提出了其他新的話題,這些新的話題往往得不到有效地交流,最終隻能被中心話題相關的意見悄然淹沒。然而,微博受眾在討論話題的選擇上通常不會受到任何意見領袖的控制或干涉,受眾可以隨意生成新的話題或者跟隨討論已有的話題,同時微博受眾中無論是精英還是平民在微博空間內都處於可以隨意被相互“關注”的平等、開放狀態,具體區別如下圖4所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