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传媒>>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第十一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人民网>>传媒>>正文

[学子论文]环境危机的媒介呈现【4】

——以《人民日报》对于“PM2.5”的报道为例

程蕾

2015年04月01日10:59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手机看新闻

(四)《人民日报》报道意向分析

以2012年6月5日的第四版(“要闻”版)为例,一共发表了两篇关于PM2.5的稿件:《PM2.5监测点刻意选“绿”址吗?(求证·探寻喧哗背后的真相) 选址经过科学论证,今后网站将逐渐增加》和《美国弗吉尼亚州PM2.5监测站点多数在居民区和公园》。在笔者看来,《人民日报》编辑部这样编排这两篇稿件有其特殊的“倾向”。

前者的意图是为了向受众传播一个观念:我国PM2.5监测点的选址是科学合理的,并不是刻意选在公园等绿化效果好的地点。后者是告诉《人民日报》的读者,美国PM2.5监测点的选址多数在居民区或公园,而不像受众想象的国外监测点应该在PM2.5指数高的地点。《人民日报》这样安排稿件首先就破除了公众对于监测点地址的质疑,让公众了解喧哗之后的真相。

对于PM2.5监测点选址问题,在国内民众中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争议的重心主要在于中国大多数民众认为我国PM2.5监测标准和国外的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民众对于国内PM2.5监测点的选址产生质疑。PM2.5事件作为公共危机事件,容易引起公众恐慌的情绪。《人民日报》借这两篇稿件的组合报道,对民众心理尽心安抚、疏导,借此达到宣传引导的任务。

(五)《人民日报》报道性质分析

《人民日报》有关“PM2.5”的报道多以消息的形式呈现,而消息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客观公正,所以《人民日报》的报道基本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在其它具有一定的主观倾向性的报道中,正面的基调也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少有负面基调的稿件。负面基调的稿件多出现在2013年1月至2月,因为这两个月中,雾霾天气的集中爆发使得“PM2.5”再度“走红”,《人民日报》在此时必须行使它监督的职责,所以一些具有负面基调的报道应运而生。但是这些负面报道并不只是为了呈现环境危机的现状,更多的是为了给迷茫的受众答疑解惑,指导受众积极应对危机,更好地生活。

雾霾天气的频繁爆发是“PM2.5”事件“走红”的导火索,这是关乎每一个公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是可能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公共危机。在这种公共危机面前,以《南方都市报》为代表的都市报的新闻框架与《人民日报》的新闻框架有很大的不同,这使得其在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与《人民日报》有很大的差别。

以2013年1月6日《南方都市报》“深度周刊”为例,当天的“深度周刊”共有四个版,是名副其实的“重磅”版面。今年年初正是北京雾霾天气集中爆发的时间,《南方都市报》选择北京的雾霾天气为切入点,用深度报道的形式探究雾霾之后的真相,试图拨开“PM2.5”蒙在受众头上的重重迷雾。

其中《被“霾没”的生活 严重空气污染改变了北京人的生存状态》具有很强的负面基调,这种态度鲜明的负面基调在《人民日报》上很难看到的。这篇报道是对北京人日常生活的写照,更像是给北京市民注上了一剂强心针。图片上孩子痛苦的脸庞会深深刺激到所有人的心灵,环境问题已然严峻,甚至会危及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种极具感染力的照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唤起受众的共识,让受众感同身受。“感染”、“哮喘”、“北京咳”等触目惊心的关键词是《南方都市报》的从业人员想给所有人展现的事实,是我们不可逃避的真相,也许只有这样的报道才能唤醒大众“自我救赎”。这样的报道具有浓重的负面基调,它们的出现与《南方都市报》特色的新闻框架是分不开的,《南方都市报》就是希望通过它的报道揭露公共危机,行使监督的权利,成为社会的“瞭望者”。

《人民日报》具有非常浓厚的党性,这使得它的媒介框架与《南方都市报》等其它报纸有很大的不同。它所呈现的危机都必须符合其传统思维的党报新闻框架,所以《人民日报》中以正面报道居多,积极营造正面的舆论,通过正面报道塑造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汪倩(实习生)、宋心蕊)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